一、聚焦需求摸排,精准设置培训项目。根据辖区内持证残疾人的年龄结构、残疾类别、就业意向及培训需求,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并结合市场需求与本地产业特点,科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,重点开设手工编织、特色种养殖等易学易用、就业渠道相对广泛的实用技能课程,全镇助残培训已覆盖200余人次。
二、聚焦模式创新,提升培训过程质效。积极整合资源,采取“集中授课+个别辅导”、“线上理论+线下实操”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培训。一方面,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阵地,邀请专业讲师进行系统教学;另一方面,针对行动不便或居住偏远的残疾人,利用“送教上门”、网络平台提供在线答疑服务,同时开展无障碍改造70余处,通过线上申请发放辅具27处,确保学有所用。
三、聚焦服务保障,优化培训参与体验培训期间,安排志愿者全程跟班,贴心服务。同时,为参训学员按规定发放交通、伙食补贴,有效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,营造尊重、关爱、支持残疾人参与技能培训的良好社会氛围。